top of page

Salesman In China - 2024 Stratford

  • Writer: Phoebe
    Phoebe
  • Nov 30, 2024
  • 3 min read

Updated: Dec 2, 2024

演員日誌一| Performer's Journal # 1

碎嘴前言:


上一篇才說consistent是key然後就消失數月(汗)

只能誠實接受至少現在的自己在排戲期間腦子裡容不太下其他事

連個收官closing感言都要休息消化了一個月才擠得出來…


-------------


<推銷員在中國> Salesman In China 2024 Stratford Festival 首演


Salesman in China. Stratford 2024. Photo: David Hou. Credits: https://www.stratfordfestival.ca/WhatsOn/PlaysAndEvents/Production/Salesman-in-China



在決定要回台灣的最後一兩年接演了這部現象級的戲

心情有點複雜 但還是感恩居多


在北美以經典劇和莎士比亞聞名的戲劇節

參與了一齣給我、給這裡的華人表演工作者、甚至整個劇場圈都帶來一系列“第一次”的劇

也算是給自己一個挺完美的句點吧

幾乎全華人的卡司與創作團隊

中文英語同等並存 而且是近幾年拿到數一數二寫得好又讓我深度共鳴的本

加上一口氣解鎖兩個打從心裡喜歡有腦有血性有深度有厚度大氣做自己又各自底色不同的女性角色

以一個30+非白人女演員來說

是最實在的一種幸福


雖然身為一個台灣孩子

在加拿大演著80年代北京人藝劇團和Arthur Miller排演他經典劇目<推銷員之死>的故事

演的還是家喻戶曉的藝術家朱琳老師

中間台上台下該有的掙扎和挑戰也都有的

但還是收穫大得多


一如往常的收穫是人 和總是能讓自己脫掉一圈什麼又長出一圈什麼的過程

來自加拿大各處然後新加坡香港台灣中國英國法國的人們

一起努力排著一齣關於一起努力排一齣戲的戲

很多空前 希望不是絕後的體驗

很多不知道能夠被共鳴的共鳴

很多希望可以遠可以淡但是不要斷的連結


第一次體驗了大戲劇節最短也五個月的合約生活模式

很愛這種在一個幾乎是以劇場為中心的大鎮生活工作的日子

排戲之餘可以免費約老師教練一對一 想加強什麼就加強什麼

只要有空位簽個到就能無止盡看同季其他劇目

大家都住很近 隨時能約出來喝咖啡順便對個台詞的生活


不同以往的收穫是找到了 或著說新認識了用中文演起戲來是個不太一樣演員的自己

雖然這次解鎖的是講起話來十分過癮的正劇腔

還一度被誤以為是劇組裡少數道地北京人

(承蒙美女語言指導娜姐的調教以及魔性港腔同行們的陪襯~欸不是)

有陣子還調不太回來造成身邊人以及久別重逢老友同學的困惑(困擾?)

但現在已經漸漸恢復成親切放鬆(aka不好好說話)的台式中文了 XD

所以假如回台灣後又用中文演戲會不會再找到另一個自己變成三姐妹也不一定


老實說 因為近幾年在加拿大發展算順遂

還差一點就進了百老匯音樂劇《Six》的多倫多卡司

有時候聊天時很難一下說清為什麼回台灣不是任性會後悔的決定

但這齣戲後帶著三分惆悵七分興奮發現的是

好像開了用中文演戲這道門 有些東西就回不去了

也不是說以後只想演中文戲

畢竟回台灣沒有一定要當演員 而且不時應該還是會想念英文音樂劇

只是藉著這次經驗

發現了如果在異地文化生活工作學著長大的自己是2.0

那麼多年後再放回主要用中文思考呼吸的環境裡的自己就像是3.0

鮮活度+15% 鬆弛感+20%

於是對於回台灣的3.0人生就更加抱著系統改版般的期待哈哈哈

而且身為藝文工作者

如果經歷了天時地利人和的體驗卻明確的感受到身處的文化不是心之所向

還是毫無懸念的想回家鄉

就好像一個人怎麼看怎麼分析都好偏偏就是沒有化學效應

雖然說不出所以然來 卻又清晰明確

那更是沒什麼好質疑的了吧...


嗯 回家休息兩個月

明年一月還要到冷颼颼的首都Ottawa閃演一個月

到時候再好好跟它說bye bye



1 Comment


Howard Dai
Howard Dai
Jan 16

❤️❤️❤️

Like
bottom of page